每天晚上爬上床,閉上眼睛,只有5歲的羅剛就開始拼命地記住家鄉的信息:有橋、有河、還有房子的模樣。那時他剛被拐賣到千里之外的福建,跟家鄉的惟一聯系就是剛形成的模糊記憶,那時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全名叫什么。
23年后,羅剛通過記憶,加上谷歌地圖,以及“寶貝回家”志愿者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家鄉與親人。這樣的故事在印度也曾發生,并且即將被拍成電影。
只記住模糊生活環境
5歲時的一天,羅剛獨自去幼兒園上學,路上遇到一男一女,他們將羅剛從四川拐騙走,隨后賣到了1500公里外的福建。兩年后,福建的父母也去世了,他和妹妹由爺爺奶奶撫養。上小學后的羅剛既沒有養父母,也不知道親生父母在哪兒。
因沒有父母,羅剛常被同學們嘲笑和欺負,羅剛說:“那個時候真的特別想爸媽,想去找他們!钡橇_剛根本不知道家鄉在哪兒,也不知道父母的名字。
他惟一能記住的就是關于家鄉生活環境的模糊印象!坝猩、有水、有大馬路,我家就在馬路邊上,還有橋,我從那里摔下去過!绷_剛開始努力地去回想家鄉的特征。
有一段時間,羅剛每天晚上躺在床上,閉上眼就開始在大腦里不斷地搜索關于家鄉的記憶。爸媽的面貌、家里吃的菜,更多的是家里周邊環境的記憶:馬路是柏油的,兩座橋的形狀,小學在哪里,被拐那天穿的毛衣是紅色的,上面有個天鵝圖案……
有一次,羅剛記得他跟鄰居對話,很自然地就用上對方的方言聊天,那時他還把女性長輩稱呼為“娘娘(niang niang第一聲)”,但對方并沒有告訴羅剛他可能是四川人。那時候,家里竭力避免一切讓他能找到親生爸媽的線索。
很久以后,羅剛才知道鄰居是重慶人,這給了他第一個找到家鄉的線索和方向。
當羅剛一個人時,他會慢慢地去回想一些細節。那時他知道,現在的爺爺奶奶對他也挺好,自己也沒錢沒能力找到親生父母。只能默默地在大腦里面一遍又一遍去回想,“我的頭就像一臺電腦,努力地把這些記憶儲存起來”。
把對家的記憶畫下來
“我有一段時間其實也不是那么想找父母,這邊生活還可以!背踔泻,羅剛關于家的記憶塵封在大腦里,他不再輕易去觸動它。
上地理課時,羅剛有時會下意識地去查看四川和重慶,他想了解關于那里的一切。但是他還沒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是想回家,去找已經面目模糊的父母。
福建的兩位老人——羅剛的爺爺奶奶辛苦地把他和妹妹撫養大,并且盡可能地讓他們多讀書。羅剛中學畢業后,到了一所中專學校讀機械設計專業。
學設計增加了他對于平面與空間的理解,有一天,羅剛想:“我可以把小時候記得的那些環境都畫下來啊?臻e時,我就開始根據記憶去畫家鄉的那些特征!蓖客扛母,羅剛終于畫出了一份簡陋的地圖。
“前幾天我整理房間的時候還翻了出來,那份手畫地圖比我今年畫出來的還要詳細!辈贿^,那時羅剛畫好就放到一邊去了。
重新再畫這幅關于家鄉地圖時,羅剛已經27歲,十多年過去了。中專畢業后,羅剛參軍入伍,退伍后又進了消防隊工作。
2012年10月的一天,羅剛突然覺得自己應該落葉歸根,“工作后,有了經濟能力,我就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找找親人”。
他找到了“寶貝回家”公益網站,雖然他知道希望渺茫,但還是決定試一下,“不然不死心”。
谷歌地圖里找到家鄉
這個頗具時代特征的尋親案例中,最關鍵的一環是羅剛的記憶,加上網絡技術的協助。
28歲再想去尋找家鄉的時候,羅剛發現自己這臺“電腦”年久失憶,很多細節都已經遺忘到了角落里。
志愿者藍雪從這臺“電腦”里挖出了更多細節。藍雪說,當時在論壇上看到了羅剛的信息,感覺有希望!昂芏鄬びH的人,記憶都在腦海深處,要看怎么去引導,要問他一些關鍵的、有判斷性的細節,比如周圍地形,附近是否有河流、公路、船、火車、橋,作物、吃過的有地理特征的食物,及被拐線路等,他能想起來的任何細節可能都會有助判斷!
2013年元宵節后,羅剛差點被藍雪問崩潰了,他覺得5歲時的記憶根本就不夠判斷出一個地方,他甚至都叫不出村子的名字。
浙江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應用學博士陳海賢說,對于5歲的兒童來說,語言記憶其實并不重要,環境記憶更深刻。
藍雪正是從這個方向突破,幫助羅剛回憶起了家鄉的環境:有柏油馬路,而且兩條路還交叉呈丁字形,兩座橋呈90度連接。他甚至還想起了學校的位置、路過的稻田、河流跟馬路的走向、河流發過洪水……
另一位志愿者“mimirr”專門找來1990年的四川道路圖,確定當時只有318和210兩條國道是柏油馬路。
順著兩條國道,羅剛地圖里的尋找范圍縮到了鄰近重慶的四川鄰水縣,此前眾多志愿者幫他實地考察走訪,排除了一些丟失小孩的家庭和地區。
2013年4月26日,羅剛至今還記得那個晚上。他說:“用谷歌地圖查看鄰水縣的時候,當時隨手拉了一下地圖,突然發現有兩座呈90度連接的橋,清晰地映入腦海!绷_剛5歲的記憶瞬間翻涌而出,他貪婪地放大了地圖,仔細地對比回憶著!霸絹碓郊,我覺得那里就是我的家鄉!蹦鞘且粋叫姚家村的地方,羅剛把地圖發到網上,請當地志愿者們幫忙核對。
他從地圖上判斷出來的學校建筑很快得到了志愿者的確認,隨后記憶的細節一一得到了對應,一切都似曾相識!拔揖驼J定那里是我的家了!绷_剛說。
尋親把妻子也找到了
羅剛沒有直接趕去相認,而是通過志愿者采集雙方的DNA樣本,從科學上確定遺傳關系后,他才去了姚家村。
那一天對兩個家庭來說,喜憂參半。羅剛又吃到了母親燒的面,可是他也沒忘了遠在福建的爺爺奶奶,“畢竟是他們把我養大成人,一直對我很好,兩邊都是親人!绷_剛把小時候的憤怒埋進了心里最深處。尋親有了一個幸福的結局,羅剛卻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。
羅剛找到父母的消息傳開了,遠在福建的爺爺奶奶卻不安了,就像自己的孩子丟了一樣,他們擔心羅剛再也不回福建。那幾天,他們一次次地給羅剛打電話,講述自己的擔憂和傷心。
11天后,羅剛帶著父母回到了福建,他想讓父母告訴爺爺奶奶,“我不會走的”。
羅剛的母親在福建看了他的家后,內心卻非常希望他能回四川。福建條件艱苦,四川家里有5層樓,母親覺得“兒子可以不用再受苦了”。不過雙方最終都尊重羅剛的意見,他選擇繼續留在福建。
一個月后,羅剛的母親撮合著給他相親,一個重慶姑娘成了他的未婚妻。羅剛說:“父母的媒妁之言,我們相互見了也都挺喜歡對方的,就這么成了!闭f起這個未婚妻,羅剛掩飾不住激動。
他們的婚禮定在今年12月24日,平安夜,一個浪漫的日子;槎Y將在福建舉辦,他邀請了四川的父母、弟弟。這幾天,他正在為舉辦婚禮而幸福地忙碌著。